對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幾點思考

按語:以下文章來源于人民政協報,作者中天石化董事長高曉謀,原文發表在《民營經濟內參》,相繼被人民政協網刊登,人民政協報轉載。

20221122094742
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”、“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,弘揚企業家精神,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”的發展規劃,極大地提振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,激發了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。

何為世界一流企業?

我認為,世界一流企業,應當具有世界一流的品牌和文化、一流的技術和產品、一流的業績和價值。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需要有種子型的企業和適宜的環境。

640

打造種子型企業,是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首要因素。

種子型企業的培育,人才是根本,技術是核心。當前,這兩大因素是制約我國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的最大障礙。

人才難得,為其難得所以珍貴。

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、戰略性支撐,人才是第一資源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,人才首先靠教育培養。在人才培養方向上,應緊緊對標黨的教育方針、對標國際人才水準、對標社會現實需求。當前,需要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,強化素質教育,夯實職業教育,優化高等教育,根據社會和時代發展要求培養不同領域、不同層次的各類實用人才。要形成人事匹配、各得其所的景象,既有領先國際的高端精英,也有領銜行業的技能大師,更有勤勉務實的新型勞動大軍,徹底消除近年來常見的剛畢業就失業、人找不到事事找不到人的怪像。

經濟全球一體化,必然要形成人才國際競爭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,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,這是布局全球的人才戰略??v觀人類歷史,全球文化中心有三個:公元7世紀的長安、19世紀的巴黎和今天的紐約,文化中心匯聚了全球精英人才,創造了全球頂尖文明。

加大對海外人才的引進,迫在眉睫的是提升高素質留學人才的回國率。近年來留學生回國率雖有所提升,但大多是普通高校留學生,清北等985名校的留學生回國率仍然不高,這是國家的損失,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當前吸引人才回國的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。

人才需要激勵,機制優化是關鍵。當前需要進一步加快機制體制改革,建立市場化、多層次的產學研合作體系,強化目標導向,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,強化人才的創新主導作用,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,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,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、資金鏈深度融合。

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,我國各領域的技術創新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,但大多是應用科學,基礎科學仍然是當前制約我國科技創新的瓶頸,要徹底打破西方“卡脖子”封鎖,最終還必須依靠基礎科學的支撐,沒有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就成了無源之水?;A科學研究投入大、周期長,科研成果不能直接轉化為生產力和經濟效益,這與企業的社會功能不吻合,只能由尖端科研院校去承擔。建議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,加大對基礎科學的研究投入,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,為企業的應用科學研究提供強大的基礎支持。
應用科學研究離不開數據和平臺,但當前我國的文獻數據和研發平臺沒有發揮最佳效應,一邊是擁有文獻數據和研發平臺的研發機構缺少應用、缺少動力,另一邊是有市場、有需求的企業卻缺少文獻數據、缺少研發平臺,建議國家統籌規劃、整合資源,加大文獻數據和研發平臺的共享力度,讓科研要素與市場要素有機結合,發揮最大價值。

適宜的環境,是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必要條件。

企業是種子,環境是土壤,好的種子需要有好的土壤才能茁壯成長。近年來,全國各地不斷加大對營商環境的優化,取得了良好成效,但營商環境優化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,營商環境優化永遠在路上。

世界銀行認為,營商環境影響著一個國家或地區創辦和經營企業的難易程度,成本和效率則是營商環境的基本要素。當前,營商環境優化的主要任務是市場化、法治化和國際化,市場化是方向,法治化是保障,國際化是對標。

市場是資源配置的高手,營商環境市場化,需要政府聚焦市場主體,進一步簡政放權,優化服務,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,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。提供便利條件,讓企業制度成本最低;提供公平條件,讓企業經營成本最低。市場化是根本方向,便利是基本要求,成本最低是檢驗標準。

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,營商環境法治化,就是立法先行,為營商環境提供法治保障。營商環境的好壞不能寄希望于一個好官,也不能寄希望于一些優惠政策,更不能寄希望于幾次檢查督查,而是要把我國在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、經濟建設中,那些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好政策、好做法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,更好地發揮它們固根本、穩預期、利長遠的保障作用,讓企業安心放心。

營商環境國際化,就是與世界前沿對標,建立符合國際慣例和相關規則的市場運行機制和體系。營商環境是經濟軟實力的體現,好的營商環境是開展國際合作、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依托。在良好的國際化營商環境中,企業可以緊盯國際領先科技和國際產業布局的大趨勢,及時搶抓國際市場的人才、技術、資本和用戶等發展機遇。

只有在營商環境的市場化、法治化和國際化上下足功夫,才能進一步引導市場預期,才能讓金色的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,才能建成一批批世界一流企業。